王大娘今年已经75岁了,身体一直不太好,患有外周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PAD)。前段时间,家医院检查,发现她的血压达/90mmHg,其它查体数据如下:
总胆固醇(TC):5.6mmol/L
甘油三酯(TG):2.5mmol/L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2.6mmol/L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1.7mmol/L
医生看着检查结果,不断嘱咐她,平时饮食要注意低盐、少油,并遵循糖尿病膳食,以预防并发糖尿病。接着,给她开了普伐他汀,40mg,让她每天吃一片。
那么对于王大娘来说,这样的给药方式合理吗?我们邀请医院心血管内科赵水平教授为该病例进行点评。
点评要点▍他汀类药物是优选
虽然诊断中写明该患者患有“外周动脉粥样硬化”,但由于该病例检查资料较为简洁,缺少影像检查等结果,无法知晓患者外周动脉的狭窄程度,因此首先建议补充并提供更多的相关信息。此外,该患者LDL-C为2.6mmol/L,该数值在我国冠心病患者人群中比较常见,再考虑到患者已有75岁,可认定其为极高危人群。对于这类人,建议LDL-C降到1.8mmol/L。
目前,指南中的降脂药物优推他汀。该病例中,医生给与普伐他汀40mg,我个人认为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其降脂效果良好,安全性也有保障。建议患者用药后,观察4-6周,再考虑进一步的治疗方案。
诊断思路▍血脂指标很关键
作为一个临床医生,我们常常会受到各方面的信息影响,所以要搜集多方资料,综合评估。结合这一点,上述病例的诊断思路其实就很简单,就是尊重客观的证据和病史。
首先,需要根据现有检查进行判断。比如诊断提出患者患有PAD,可能需要通过动脉造影、彩超等观察斑块情况。
第二就是查看病史和治疗记录,如是否发生过心梗、脑梗,曾经的治疗措施、用药等,尽量收集各方面有利于疾病诊断的客观临床资料。
不过在整个诊断过程中,最关键的还是了解患者目前的血脂状况。
临床上,血脂方面主要
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