腿凉脚麻小心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文章来源:脑动脉硬化   发布时间:2016-11-25 22:32:23   点击数:
  

  【今年68岁的郭先生,常觉得腿凉腿麻,尤其是行走一段距离后,就会感觉腿痛,常需要被迫停下来休息。近两月,这种症状明显加重,行走距离持续缩短,后来干脆发展到不行走也疼的地步。

起初郭先生将自己腿部的不适当成是老寒腿来自行处理,先后通过泡热水、贴膏药、吃止痛片等来缓解病情,可一直不见好转。不得已,郭先生只得医院检查。

  经过查体发现,郭先生双下肢皮肤颜色苍白,汗毛稀疏,双足颜色紫绀,患肢疼痛不能耐受。双侧胫后、足背动脉搏动减弱。动脉彩超提示:双下肢动脉粥样硬化伴斑块形成,遂被诊断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根据郭先生的病情,周围血管科的医生为其制定了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案。给予趋聚、降纤扩管药物静脉滴注,应用特色中药胶囊口服疏经通络,配合血管内灌注疗法局部提高药物浓度,快速疏通血管。另外,由于郭先生的患肢并未出现破溃,故而给予其中药足浴以使药物直达病灶。多管齐下,使血管通畅,改善患肢缺血,防止坏疽的形成。

  经过一个多月的治疗,郭先生的病情逐渐改善,患肢颜色逐渐恢复正常,就连一直困扰郭先生的“老寒腿”也消失了,郭先生再次恢复了正常生活。】

温馨提示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与脑梗、心梗一样,都是血管硬化性疾病,只是发生的部位不同。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全身动脉硬化在身体局部的表现,其发生也与“三高(即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慢性疾病密切相关。研究显示,曾发生过脑梗或心梗的人,发生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概率要比常人高很多。

  医生介绍: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有四个常见的阶段:早期会出现患肢发凉、发麻以及间歇性跛行,间歇性跛行的特点是走一段路后觉得小腿部痛,休息片刻又能继续行走,有些人可能会误以为就是简单的衰老现象,从而延误了病情;中期即“静息痛期”,即使不行走也会出现肢体远端疼痛,夜间疼得甚至不能入睡,病人常整夜抱膝而坐;末期,肢体溃疡甚至坏死,此时往往需要通过采取截肢的方法来防止疾病威胁到生命。因此,如果老年人频繁出现腿凉、腿麻的症状,医院明确病因,以防耽误病情。

  除了出现症状要积极治疗外,日常生活中还要注意预防,尤其是要注意降低血脂和血压、控制血糖、改善血液高凝状态,防止下肢缺血情况的发生。

  1、药物治疗:血管扩张药、抗血小板药、降脂药物等。

  2、调整生活方式:防治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首先需要注意饮食习惯,低脂低糖低盐饮食。同时,避免情绪激动,保持良好心态。

  3、运动疗法:每日适当运动,可有效地增加肢体对缺血的耐受力,并可促进闭塞血管周围组织侧支循环的建立,降低闭塞血管远端组织因缺血导致的感染、溃疡及坏死的发生率,增加保肢/趾率。

4、手术治疗:对于重度间歇性跛行,静息痛,溃疡或坏疽的患者则需考虑手术治疗。目的是重建动脉血流通道,改善肢体血供。

长按         







































北京什么医院治白癜风好
白癜风的专科

转载请注明:http://www.gwbvm.com/ysty/19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