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脑动脉硬化 发布时间:2016-12-7 16:54:42 点击数: 次
生活实例85岁的王老伯是一个患有多种慢性病的“老病号”集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痛风、肾功能不全等疾病于一身。在这次的年度体验中,王老伯做了一次全身血管超声检查。真是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医生发现,王老伯患有颈内动脉斑块、双侧肾动脉狭窄,还有腹主动脉瘤样扩张等多种血管病变。医生的话:随着人口老龄化,像王老伯这样全身多处血管都有病变的人越来越多。究其原因,多与隐藏在血管病变背后的“八高一少”有关。“八高”是指年龄高、血糖高、高体重、高压力,“一少”是指运动减少。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的血管有完整的内皮覆盖。血管内皮就像是河堤,河堤平滑坚固,喝水就能顺畅流淌;河堤若不坚固,在河水的侵蚀下出现塌陷、管涌,就会影响河水的畅行。同样道理,人体的血管内皮在“八高一少”等危险因素的作用下受损,原本光滑、连续的血管内壁变得“坑坑洼洼”。血液中的胆固醇、血小板附着在“坑坑洼洼”的血管壁上,逐渐形成粥样硬化斑块,影响血流的正常流动。与此同时,血管的弹性也会变差,有时还会出现血管痉挛,最终导致脏器血供减少甚至停止,导致心梗、脑梗等缺血性事件的发生。有调查显示:我国10个成年人中就有2人罹患心血管病,每年因心血管病死亡人数超过万,平均每10秒钟死亡一人,占总死亡人数的45%左右。据了解,我国现有高血压病人1.6亿,血脂异常者1.6亿,糖尿病病人超过万,糖尿病前期病人1.5亿,肥胖、超重者2亿,烟民3.5亿,被动吸烟者9亿,这些人都是血管病的“后备军”。血管病的特点是发病率高、致死率高、致残率高,而“八高一少”已导致血管吧在发病人群中日益呈现“全民化”,在发病部位上趋向“全身化”。可以说,人体的血管系统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由于血管病多是慢性疾患,起病隐患,病程较长,早期预防非常重要。积极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和不良饮食习惯,加强运动,严格控制血糖、血压、血脂、血尿酸和体重,保持心情愉快,是预防血管病的最基本策略。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医院疗效好北京白癜风哪家医院最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