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这个字就是一个正在走路的姿势,所以人天生就是要走路的。走路不仅是为了让我们保持身体健康,还能帮助我们从疾病中恢复过来。
走路的15个好处多项研究均明确指出,走路在防病、抗癌、长寿方面功效突出。
1预防乳腺癌。
2降低患肠癌风险。
3可防患胰腺癌。
4抵抗前列腺癌。
5提高免疫力。
6预防心脏病。
7防治糖尿病。
8避免脂肪肝。
9预防动脉硬化。
10延缓关节、腿力衰老。
11缓解骨质疏松。
12改善腰、肩、头部疼痛。
13远离老年痴呆。
14调节睡眠,消除压力。
15走路快有益长寿。
走路简便易行,健身效果也非常不错。不过就是这样一项广谱的运动,很多人却不了解、没走好。走路也需要因人而异,才能更好地辅助防治病痛。
不同走路方法,功效不同1
失眠:
晚上慢慢走
在晚上,缓缓走路半小时,休息15分钟后再睡觉,有较好的镇静催眠效果。
或者稍早点,在傍晚的时候,刚开始慢慢走,后加快脚步,直到走得出汗为止。刚好觉得有点累,但又觉得很舒服。坚持2~3个月后,失眠大多会有改善。
2
高血压:
脚掌着地走
要脚掌着地,不要后脚跟先落地,否则会使大脑不停地振动,容易引起头晕。
每次坚持运动30~60分钟,每星期运动5~7天,且必须长期坚持。走路速度可以逐渐增快,初期以散步的方式为主,以后渐渐提高速度,最高时达到身体微微出汗的程度,以不觉得劳累为原则,且停止运动后心率应在3~5分钟内恢复正常(50岁以上者运动时的心率一般不超过次/分)。
3
冠心病:
餐后1小时慢步走
要在餐后1小时慢步走,以免诱发心绞痛,长期坚持有助改善心肌代谢,并减轻血管硬化。
走路可以保护心血管和关节,特别是得过冠心病、做过支架、经过治疗稳定的人,走路这种锻炼方式也更为安全。
6
颈肩腰痛:
举手走、大步走
如果颈椎不好,那就举手走:双手上举,略向两边展开,这个健走动作可有效锻炼颈部肌肉,缓解颈椎痛。
如果背痛,那就摆臂走:走路的时候,腹部、背部肌肉都需要用力,而且手臂要随之明显摆动,这样可以带动背部很多肌肉运动,不但可以缓解背痛,对颈部、肩部、腰部也都有好处。研究发现,每周走路两三次,每次20~40分钟,能有效缓解背痛。
如果要锻炼腰肌,那就高抬腿走:每走一步,屈膝,大腿抬平,可锻炼腰肌,塑造臀部线条。
7
静脉曲张:
踮脚尖走路
踮脚尖走路,不仅有益于心血管健康、缓解疲乏,还能锻炼小腿肌肉和脚踝,防止静脉曲张,增强踝关节的稳定性。
每次踮脚尖走30~50步,稍做休息,然后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再重复几组。速度可以自我调节,以感觉舒适轻松为宜。初始练习者可以扶着墙,熟练以后就不用借助外物了。
得了静脉曲张,有些患者怕加重病情,不敢走路太多,觉得少走路更安全。其实这种想法并不科学。行走时,小腿肌肉的节律性收缩可以起到类似泵的作用,促进静脉血回流。
8
减肥:
双手枕在脑后走
双手交叉枕在脑后,挺胸,脚跟着地,脚尖尽量向上抬,避免臀部翘起。刚开始脚跟也许会有刺痛感,这表明自己更需要做此运动。
步行地点最好选择有坡的地方。先步行上坡2分钟,然后下坡2分钟,这样不但能消耗更多热量,还能减掉臀部和大腿的赘肉。
走路运动简单,
贵在持之以恒,
下定决心坚持,
才能收获良效!
白癜风早期是什么症状女性白癜风的发病原因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