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粥样硬化故名思义是指动脉管壁上沉积了一层像小米粥颜色样的脂类,使动脉弹性降低,管腔狭窄的病变。它是一种多病因,慢性的类似于自身免疫性的疾病。该病变变可发生于身体的各重要脏器的大中动脉,如心脏,脑组织及肾脏等。心脑血管动脉硬化而引起的疾病是目前危害人类健康并且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
研究表明,胆固醇直接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可导致冠心病、中风等,危害更大。高甘油三酯与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没有直接关系。
胆固醇有“好”“坏”之分
“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将多余的胆固醇从动脉中清除,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减少冠心病、中风等事件发生;“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过多时会钻入动脉壁,沉积成斑块,堵塞血管,引起冠心病、中风等事件
“坏”胆固醇(LDL-C)危害人体的三个步骤
第一步:血液中“坏”胆固醇(LDL-C)增多时,通过破损的血管内膜“钻入”血管壁,在血管壁中沉积下来
第二步:沉积成斑块,沉积在血管壁中的“坏”胆固醇,结合其它物质同时发生一些变化,就形成了粥样硬化斑块,这些斑块凸向血管腔使血管腔变得狭窄
第三步:发生疾病或事件。这些粥样硬化的不稳定斑块(这些斑块凸向血管腔使血管腔变得狭窄)外面的纤维帽比较薄,内部脂肪含量又很大,就像薄皮大陷的饺子,非常容易破裂。由于不稳定斑块容易破裂,会在没有任何先兆的情况下“爆炸”,“爆炸物”(从斑块内涌出的物质)会激活血液凝固系统,形成血栓,堵塞血管,从而引发各种急性事件如急性心肌梗死、脑栓塞、猝死等
接受胆固醇免疫治疗,血管不堵塞!
目前,预防和降低胆固醇方法主要通过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指饮食和其他生活方式的调节,包括保持合适的体重,调节不健康的饮食结构,如限制食盐量,尤其是胆固醇和饱和脂肪酸的摄人量;适当增加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比例;减少饮酒和戒烈性酒,运动锻炼和戒烟。
药物治疗主要是他汀类药物和贝特类。研究表明他汀(尤其是大剂量他汀)可引起患者血糖异常,表现为空腹血糖水平升高、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升高;肌肉疾病可能算是他汀类药物最严重的不良反应之一;他汀类药物还有可能致严重肝损害,且是不可逆转;也有报道服用他汀类药物出现记忆和认知障碍。
日前,匈牙利科学家霍尔瓦特.伊斯特万(Dr.HorváthIstván)教授发表一种胆固醇免疫疗法。这种胆固醇免疫治疗的方案是使用患者自身的血清与胆固醇代谢疫苗混合,然后注入患者的静脉。(过程是采集血液,把血液分离后分九次注入患者体内。因为所注入的胆固醇代谢疫苗(胆固醇衍生物)或多或少是身体的一部份,因此从不引起过敏性反应或副作用。
霍尔瓦特.伊斯特万(Dr.HorváthIstván)教授认为,高胆固醇增多是与血管硬化过程同时发生的,并非血管硬化的原因。血管硬化的根源在于:体内自身生产的胆固醇自己无法使用。因此引起物质交换混乱,因物质交换混乱而带来血管狭窄和硬化。之所以物质交换混乱,是因为血液中没有足够的抗胆固醇的抗原。也就是说我们自己制造了一个阻止抗胆固醇抗原产生的环境。血液中有一种细胞(血浆细胞)负责该抗原的生产。那么那些阻碍这些细胞的蛋白质生产的东西,有可能是血管硬化的元凶。我们的切入点就是:帮助抗胆固醇抗原的生产,从而达到预防和扭转整个过程的目的。(完)
医学科普记录片:崩裂的脑血管赞赏
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