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部动脉斑块是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表现,好发于颈总动脉分叉处,目前认为与老年人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密切相关。
颈动脉斑块的形成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同,受多种因素影响。
其中年龄>60岁,长期吸烟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及高脂血症等是颈部动脉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
超声是首选的无创性颈动脉检查手段,不仅可以显示斑块的部位和大小、管腔狭窄部位和严重程度,还能进行血流动力学测定。
彩色多普勒超声通过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来确定是否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正常IMT应小于1.0mm,IMT在1.0—1.3mm间为内膜增厚,大于1.3mm为斑块形成。
超声下根据斑块形态和回声特点,斑块可分为:
1.低回声脂质性软斑;
2.中等回声富含胶原组织的纤维性扁平斑块;
3.强回声伴声影的钙化性硬斑块;
4.回声强弱不等的溃疡性混合型斑块。
其中,软斑、扁平斑和混合斑属于不稳定斑块,是引起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原因之一。
颈部动脉硬化性疾病的预防,主要是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积极控制危险因素。如合理饮食,限制盐、脂肪摄入量;控制体重,控制血压、血糖及血脂等。(功能科齐芳)
按住上图“识别中科与白癜风患者同在云南治疗白癜风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