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寒。随着气温骤降,心脑血管疾病的“多事之秋”也拉开了序幕。气温降低不但容易引起血管收缩,还会造成交感神经兴奋,引起血压波动。此时,许多原本就有血管狭窄病史的患者突发脑血管疾病。那么,在日常生活中,该如何防止此类悲剧频频发生呢?
预防脑卒中要遵循哪些原则?
1.控制好“三高”
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血脂症患者要尽量保持原有的生活习惯,不要熬夜或过度疲劳,坚持按时服药、定期门诊检查。
2.适度锻炼
运动能提高人体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功能,有助于预防动脉粥样硬化,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脑供血。不要因为天气寒冷就停止运动。上年纪的人要注意锻炼时保暖,做到劳逸结合,以散布、打太极等项目为宜。上午10点至下午3点是秋冬户外锻炼的黄金时间。
3.管住嘴常称重
秋冬季节,大家有贴秋膘的习惯。此时,要“聪明”吃饭,如避免进食胆固醇含量高的猪肝、猪心、蟹黄、鸡蛋等食物。多吃含钾的土豆、香蕉,可以稳定情绪,保护脑血管。豆类、玉米、苹果、西红柿、海带及多种绿色蔬菜都富含镁,能显著降低脑卒中之害。每隔两三天还要称称体重,如发现体重增长,要有意识地控制一下。
4.限制酒精摄入
酒精是造成动脉粥样硬化的罪魁祸首之一。大量酒精进入体内,产生过量的脂质过氧化物,可造成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患者在服用降压药后,不要饮酒,因为饮酒可使血管扩张,增强药物的降压作用,容易引起突发性低血压,发生晕倒、跌伤等意外。
5.不要吸烟避免二手烟
吸烟会增加血液黏稠度和血小板聚集,易引起脑动脉硬化斑块处血栓堵塞。
6.避免情绪激动
情绪突然激动可刺激交感神经兴奋,促使末梢动脉收缩,血压骤然升高。对于脑血管已有病理改变的患者,很容易脑血管破裂而中风。遇事不怒、心胸开阔,避免过度兴奋与悲伤对防止中风发生很重要。
脑卒中的早期危险信号有哪些?
脑卒中不给患者任何思想准备,并且可能在一两个小时就达到发病高峰。因此,老年人或有高血压、高脂血症等慢性病者,要加倍留意身体的细微变化,一旦出现下列症状,医院。
1.各种运动障碍:身体一侧或双侧、上肢、下肢或面部出现无力或活动不灵。
2感觉障碍:口唇、面舌、肢体麻木,耳鸣、听力下降。
3.单眼或双眼突发视物模糊,或视力下降,或视物成双。
4.言语表达困难或理解困难。
5.头晕目眩、失去平衡,或任何意外摔倒,或步态不稳。
6.头痛,通常是严重且突然发作或头痛的方式与往日不一样。
7.性格、行为、智能方面突然一反常态。
这些症状可以是一过性的,也可以反复发作可逐渐加重,发现后要尽早采取措施加以控制,以减少疾病进展的危害。
家人突发脑卒中应采取哪些家庭急救措施?
患有高血压,心脏病或糖尿病的患者,突发头晕,头痛或晕倒,随后出现口眼歪斜,流口水,说话含混不清或呕吐,一侧肢体瘫痪等症状,就很有可能是脑卒中,要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1.立即拨打电话,并告知具体的地点、病人的情况。
2.应使患者仰卧,将头偏向一侧,以防止痰液或呕吐物引起呛咳,或者吸入气管造成窒息。如果患者口鼻中有呕吐物阻塞,应设法抠出,保持呼吸道通畅。如患者未清醒,切忌盲目给患者喂水或饮料。
3.解开患者领扣纽扣,领带,裤带,胸罩,如有假牙也应去除。
4.如果患者是清醒的,要注意安慰患者,缓解其紧张情绪,宜保持镇静,切勿慌乱,不要哭喊或者呼唤患者,避免造成患者的心理压力。
5.不要舍近求远,脑卒中患者早期处理一刻千金,必须分秒必争,不医院而延误抢救时间
6.在没有医生明确诊断之前,切忌给患者服用药物,如止血剂,安宫牛黄丸等,也包括平时服用的降压药,防止加重病情。在整个运送过程中家属最好尊重急救医师的建议。
白斑风北京白癜风哪个医院最好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
推荐文章